農暦生晨過後,我突然就病了,開始懷疑犯太歲提早開始。本來我和梁生都不太在意這些忌諱,怎知今年犯太歲的梁生又遇上行駛只有一年的車子其中一個輪胎漏氣,不幸中之大幸是在公司停車場發現,遇上好心的同事幫忙,替輪胎打氣,讓梁生安全回到家。隔天到costco打算更換輪胎(漏氣原因是有一顆螺絲插入輪胎了),但工作人員說可先看看能否修補,如果可以就完全免費,省回我們百多元。幸好未算「黑到落腳趾尾」.....
這篇其實想要記錄八月讀過的書。自從幾經辛苦完成"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後,我就決心要多看書,以免中英文每況愈下。現在盡量每天用一小時來看書或雜誌(因為訂了The Economist, 一星期一本真的要努力點才能看完),八月稍有所成。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by Stieg Larsson
把這本糾纏我幾個月的書也放在八月讀物好了。因為梁生上司泰國人說很好看,當時iBook特價好像$2.99之類我就買下了。後來看了瑞典版及美國版電影後覺得不能再拖,堅決要在第二集上映前看完這本好評如潮的小說第一集。結果發現美國電影版實在改篇得太好了!
我猜是因為看了電影的關係,我早就知道結局了,雖然後半部的確非常緊湊而且佈局巧妙,讓人一口氣地看下去,但對於本書前半部份平實淡然的描寫也感到很不耐煩,前半部份就是讓我幾個月都看不完這本書的主因。而且重點是.....(會提到結局,不想知道的人自動跳過好了)...........................原來小說一開始就有交代,Vanger每年都會收到的壓花裝飾,是Harriet在失蹤前那一年就送給Vanger作生日禮物,如果知道這一點,我從一開始就會覺得Harriet肯定沒被殺死了吧,Vanger怎可能以為那是兇手給他的提醒???!!!!!! 他的思路也太詭異了吧.........
這本書的二、三集,我想還是看電影版好了。
島田莊司 《摩天樓的怪人》
這是我第一次看島田莊司的作品,看到配角們的名字時我是有點後悔借閱此書,原因是我頗為討厭將英文名字譯成中文,例如潔西卡.萊恩之類的,會把我搞得頭昏腦脹,所以我不太看英文繙譯成中文的書。沒想到這本書主角雖是日本人,但舞台居然在Manhattan, 除了主角外全部人的名字都是由中文繙譯成英文,天啊~~~~~~
說回故事本身,有點像歌聲魅影的感覺,但重點是建築物的設計,弄得我也很想要參觀一下這幢建築物(雖然是虛構的)。解謎的部份相當精彩,但行兇手法很變態,我把殺人方法告訴梁生和朋友時,他們都驚訝地說我怎麼看這種變態的小說XDDDDD
我想我會再試試看島田莊司的小說,但應該會選另一個系列,因為我恨配角們的譯名呀.......
"When the Devil holds the Candle" by Karin Fossum
這是張妙如(我喜愛的作家)所推介的作家Karin Fossum的作品。作為挪威犯罪天后,Karin Fossum的作品讓我一看就愛上,接連在圖書館借了三本她的小說!奇妙地,她的小說讓我想起東野圭吾加賀恭一郎系列,大概恭一郎和Inspector Sejer有點相似吧,二人都冷靜沉著、話不多、觀察入微,最重要是這兩個系列都著重人性的描寫,犯案的手法可能很簡單,甚至早就知道誰是兇手了,但還是會吸引我一直看下去。"When the devil holds the candle"裡,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一再重疊,所有人的心靈一樣脆弱,因為很多千絲萬縷的原因造成主角的悲劇命運。雖然只有短短二百多頁,但每個角色都有足夠的描寫,所以很理解他們在每個關鍵時刻所做的決定,只能說:性本惡啊~~~~
"Black Seconds" by Karin Fossum
連續看了兩本Karin Fossum的小說,都是以失蹤人口開展一連串的調查。"Black Seconds"比較像一般的推理小說,不過到一半就猜到兇手了,但Inspector Sejer讓學習有困難的嫌疑人「開口」破解兇案謎團還是讓我眼界大開,篇幅不長的小說很易讀,值得推介。
東野圭吾《魔球》
這是東野圭吾較早期的作品,讀到中段我也大概猜得出案件的來龍去脈,但刑警一邊抽絲剝繭解開謎團,我們一邊翻開須田武志的悲慘人生,還是很為他惋惜。